top of page
跨世紀中醫
提出三大科學難題
​山東中醫藥大學教授
祝世訥

摘要


  中醫在20世紀開創了三項偉大實踐——中西醫結合研究、中醫現代化研究、中醫走向現代世界。這三大實踐分別遇到了不同的困難,成為中醫在這個世紀之交提出的三大科學難題——中醫基本原理與西醫〝不可通約〞,中醫的理論和實踐現代科學解釋不了,中醫走向西方世界〝無軌可接〞。這三大難題顯示,中醫掌握著超西醫、超當代科學、超西方文化的科學真理,從這裏切入,可實現對人的健康與疾病研究的根本性突破,可實現中醫從21世紀開始的真正意義的現代發展,將引起一場需要幾個世紀才能展開和實現的醫學革命。

關鍵字  中醫 科學難題 中西醫結合 中醫現代化 中醫國際化 中醫戰略

  [中圖分類號]R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世紀過去了,它在中醫發展史上極不平凡。雖然史無前例地遭遇多種非難和羈絆,但更前無古人地開創了三項新的偉大實踐——中西醫結合研究、中醫現代化研究、中醫走向現代世界。這三項實踐不僅是中醫的,而且是醫學的、科學和思想文化的;不僅是中國的,而且是世界的。所做的探索艱苦而卓絕,有識有志者為之付出了兩三代人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進展和有價值的成果,也遇到了始料未及的重重困難,其歷史意義和科學價值極其重大。

  世紀之交,這三項偉大實踐也發展到一個歷史的節點,有必要進行系統的總結,特別是有深度的理論思考。當我們沉下心來向深處探究時,發現這三大實踐的價值和意義,似乎主要地還不是已經取得的進展和成果,而是研究所遇到的巨大困難,及這些困難所暴露的深刻矛盾。事實清楚地顯示,這三大實踐從不同的角度遇到了三種困難,是中醫在這個世紀之交提出的三大科學難題——中醫基本原理與西醫〝不可通約〞,中醫的理論和實踐現代科學解釋不了,中醫走向西方世界〝無軌可接〞。這三大難題是分別提給醫學、科學、人類思想文化的。

  中醫5000年創造的三大奇跡,從歷史的長河縱向地展現出中醫的偉大成就;跨世紀提出的這三大科學難題,從千年之交的時代橫斷面上,凸顯出中醫所創三大奇跡的內在本質——中醫掌握著超西醫、超當代科學、超西方文化的科學真理,這是中醫創造的又一奇跡。

1.中醫基本原理與西醫不可通約


  中西醫結合研究是中國醫學界在20世紀開展的一項大規模的科學實踐,其目標是把中醫和西醫統一起。如果從19世紀末的中西匯通研究算起,前後持續努力一個多世紀。特別是,這項實踐與一般的自發式科學研究不同,是由毛澤東主席親自宣導和推動,作為國家決策和政府行為,以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來實施的,其規模之大,用力之深,在科學領域幾無先例。曾經期望,經過幾個五年的努力,到20世紀末實現中西醫的基本統一。

  但是,到20世紀結束,跨入21世紀的時候,這樣的預期遠遠沒有達到,事實證明,中醫的基本原理與西醫〝不可通約〞。有人提問:〝中西醫結合的旗幟還能打多久?〞有人認為,中西醫結合是〝一廂情願〞,是〝醫學烏托邦〞。目前中西醫結合的基礎研究已趨停滯,臨床流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不過是在兩種原理並行指導下的〝AA制〞,即〝兩種診斷互參,兩種治法兼用,兩種藥物並投,兩種理論雙解〞。

  中醫與西醫真的不可通約嗎?有什麼不可通約?為什麼不可通約?不可通約怎麼辦?成為跨世紀的一大科學難題。
中西醫之不可通約,並非沒有任何可通約的東西,其不可通約者主要有三:一是基本理論;二是醫學模式;三是學術思想。

1.1.基本理論不可通約


  毛澤東主席提出中西醫結合時,講的是:〝〝學〞是指基本理論,這是中外一致的,不應該分中西。〞因此,中西醫結合的本義或本質,是指中醫和西醫的〝學〞即基本理論結合起來,形成統一的新〝學〞,即統一的新的基本理論。但正是在基本理論上,顯現出中西醫的不可通約性。


  中西醫的所有理論都不可通約麼?否,應做具體分析。中醫與西醫研究的是同一物件——人的健康與疾病,其認識(理論)發生的差異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分別研究了同一規律,形成不同的認識(理論)。只要認識成熟到真理水準,就自然和必然地走向統一,因為科學理論具有客觀真理性,真理只有一條。也就是說,對於同一規律的不同認識遲早必定統一。例如物理學中關於光本質的波動說與粒子說之爭,統一於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論。中西醫的不同理論有的屬於這種類型,已經或正在走向統一,例如對於解剖形態、器質性病變、外科手術等的研究和認識。

  另一種是分別研究了不同的規律,形成不同的理論,這些理論不可通約,因為它們反映著不同的規律。中醫與西醫不可通約的那些基本理論大都屬於這種類型,它是在西醫的視野之外,獨立地研究和認識了西醫至今還沒有研究的規律。在中西醫結合研究中,這些理論及其反映的規律都毫無保留地公開化,但西醫既沒有與之對應的理論,也無法進行切合實際的研究。陰陽本質、經絡本質等都研究過了,其本質都在西醫的視野之外;臟腑本質研究過了,雖然對其解剖形態的認識能夠相通,但中醫所認識的其生理和病理內容,卻遠在西醫的視野之外;證候本質研究過了,雖然與西醫之〝病〞有交叉,但證候的病機和病變過程遠在西醫的視野之外;脈象、舌象、中藥、方劑、針灸等,中醫所認識和掌握的機制和規律同樣遠在西醫的視野之外。因此,與西醫不可通約的是中醫的基本理論。


  需要指出,中西醫的基本理論不可通約,並不等於中西醫不能統一。有些人面臨不可通約而感到困惑和失望並不奇怪,因為,迄今為止對中西醫的比較研究還不深透,對中西醫差異的上述兩種情況認識不清,沒有意識到第二種情況是更基本的客觀存在,誤把所有差異都當作第一種情況,片面地追求和強調〝結合點〞,力圖〝一對一〞地實現統一。事實上,中醫與西醫的兩種差異,需要從兩個層次通過兩種途徑走向兩種統一。一是上述的第一種情況,對於同一規律的不同認識服從真理,統一於同一理論。二是上述的第二種情況,反映不同規律的不同理論不可通約,但可各自獨立地發展和成熟,統一於同一理論體系,即由不可通約的各種理論形成的統一的學科理論體系。自然科學的各個學科都是由多項不可通約的理論形成的〝和而不同〞的理論體系,例如,歐氏幾何與非歐幾何不可通約,但統一於幾何學的理論體系;達爾文主義與非達爾文主義不可通約,但統一於生物學的理論體系。

  發現和證實中醫的基本理論與西醫不可通約,是中西醫結合研究的一項重大貢獻,從這些基本理論之不可通約來研究和突破,是中西醫結合研究的新課題,是中醫和整個醫學在21世紀研究和發展的一個突破方向。


1.2.醫學模式不可通約


  中醫和西醫研究的是同一物件,之所以分別認識不同的規律,根於學術研究的視野不同,而不同的學術視野形成不同的醫學模式。
在客觀上,人的健康與疾病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物件,可從多角度和多層次進行研究,有巨大的自由空間。在主觀上,可以從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進行不同的研究,形成不同的學術視野,以不同的視野分別認識和研究不同的現象和規律。中醫和西醫各據自己的條件形成各自的學術視野,雖然有交叉,但更存在巨大的方向性錯位。因此,西醫的視野超出中醫,在中醫視野之外認識了中醫未能認識的規律;中醫的視野超出西醫,在西醫視野之外認識了西醫未能認識的規律。中醫那些與西醫不可通約的理論,正是在西醫視野之外的研究所得。也就是說,基本理論之不可通約,不過是學術視野的錯位效應。


  中醫與西醫之學術視野的錯位,造成醫學模式的差異,這種差異是全局性、戰略性的。中醫與西醫的醫學模式之不同,突出地表現在:中醫是人醫學不是人體醫學、是生命醫學不是生物醫學、是生態醫學不是理化醫學、是發生生理不是構成生理、是關係病理不是實體病理、是調理醫療不是對抗醫療等。這些模式不僅有差異,而且有相悖。因此,比基本理論不可通約更深一層的,是中西醫的醫學模式不可通約。

 

1.3.學術思想不可通約


  造成中西醫不同醫學模式的原因有多種,但從根本上起決定作用的,是東西方兩種不同的思想文化,醫學化為中西醫的不同學術思想。中醫凝聚著中國思想文化,西醫凝聚著西方思想文化,不但造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且造成〝仁者見仁不見智,智者見智不見仁〞。所謂〝仁者〞、〝智者〞,是立場、觀點、方法之統一體的擬人化。是東西方思想文化的差異,影響和形成了中西醫學術思想的差異,究其根源,具有核心和焦點意義的,在中國是元氣論,在西方是原子論,以此為基礎形成中醫的系統論思想和西醫的還原論思想,由此而形成不同的學術視野和醫學模式。可以說,學術思想不可通約是中西醫不可通約的最深層次。

1.4.從不可通約進行突破將引發醫學變革


  從基本理論到醫學模式再到學術思想,是中醫的整個基本原理與西醫不可通約。
不可通約怎麼辦?中西醫結合研究提出的這一難題,不只是一種結果,更是一個新的起點,即21世紀的研究要突破不可通約,突破的方向和結果已由〝不可通約〞指明。


  首先,中醫那些與西醫不可通約的基本理論,所反映的規律都在西醫視野之外,從這裏進行突破,就是向西醫視野之外開拓,其展開和深化無疑是醫學研究的方向性變革。


  其次,要向西醫視野之外突破,就要改造西醫模式,接受中醫模式並按其進行新的研究,同時將中醫模式發展到新的時代水準,這將是整個醫學模式的全新變革。


  再次,要正確地理解和研究中醫那些與西醫不可通約的理論,就必須認同和遵循中醫的學術思想,不可避免地要批判西方的原子論和還原論思想的局限和謬誤,弘揚中醫的元氣論和系統論思想,並將其發展到現代水準,這將是一場醫學學術思想的深刻變革。

  上述三個層次的突破和變革,將釀成一場深刻的醫學革命。這場革命的導火索是〝不可通約〞,革命的內容和方向由中醫孕育和引導,而革命的性質和水準則由新世紀的時代條件來決定。這場革命將是真正意義的中醫現代發展,是西方16世紀開始的醫學革命之後,於21世紀始於東方的新一輪醫學革命。此事重大,現在還難完全看透,恐怕不是一個世紀能夠完成,但其端倪現已初露。


  錢學森院士在30年前就提出:〝真正中醫現代化的問題,恐怕21世紀再說吧!現在不行,辦不到。假如21世紀辦到了,那是天翻地覆的事兒,是科學要整個改變面貌,整個世界也會大大的有所發展。〞〝說透了,醫學的前途在於中醫現代化,而不在什麼其他途徑。⋯⋯西醫也要走到中醫的道路上來。〞錢老預見的〝天翻地覆〞真的到來了,它從突破〝不可通約〞開始。


  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發表《迎接21世紀的挑戰》,指出21世紀醫學發展的定位,是從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發展,從重治療向重預防發展,從針對病源的對抗治療向整體治療發展,從重視對病灶的改善向重視人的生態環境的改善發展,從群體治療向個體治療發展,從生物治療向心身綜合治療發展,從強調醫生的作用向重視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發展,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病人為中心發展。作為WHO的《迎接挑戰》,毫無疑問是權威西醫的,是全局性的,雖然沒有提〝革命〞,此後可能會有更深刻的宣言,但所提這8個〝發展〞,已明白無誤地指出,21世紀醫學發展的新方向,正是從“不可通約”實現突破的去向,正是中醫堅持了幾千年的醫學之道,正是錢老所講〝西醫也要走到中醫的道路上來〞。

2.中醫的理論和實踐現代科學解釋不了


  1980年國家確定了〝中醫要逐步實行現代化〞的政策,把中醫現代化納入國家科技發展的整體戰略,先後制定和實施了中醫研究和發展的《規劃綱要》和幾個五年計劃,從基礎理論、臨床防治、中藥方劑等方面系統地展開,各級各類研究蜂起,許多重大研究列為部級和國家級課題,有的課題成為世界性熱點,甚至提到諾貝爾獎級的高度。


  中醫現代化研究與中西醫結合研究不同,關鍵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重點是基礎理論研究,突破的方向是解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揭示其本質和規律。但是,經過30多年的艱辛的努力,研究並未取得實質性突破,立項研究的基本理論問題幾乎一個也沒能解決。


  在基本理論領域,各項基本理論都立項研究了,本希望從現代科學揭示其〝不知其所以然〞的本質,但迄今一個也沒能解決。人的元氣是什麼?氣化、氣機是什麼?陰陽的本質是什麼?經絡是什麼結構?沒有解剖形態的五臟是什麼?證候是發生在哪裏的病變?證候的本質是什麼?中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怎樣用現代科學解釋?方劑的複雜功效怎樣用現代科學解釋?等等,這些問題都沒能回答,有的都難以進行研究。


  在臨床防治領域,中醫探索和總結的防治疾病的規律,臨床實踐可靠有效,本希望以現代科學將其不知其所以然揭示出來和解釋清楚,但沒能辦到。四診研究了,但舌質、舌苔以什麼機制反映相關病變?脈診的28種脈象以什麼機制反映相關病變?研製的各種舌診儀、脈診儀都不成功,對於舌象本質、脈象本質的研究舉步維艱。病機的本質是什麼?病機怎樣轉為病證?寒熱、虛實、陰陽、表裏的具體內容是什麼?還研究不了,回答不了。臨床實用的〝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等類治療法則,其具體的作用機制是什麼?氣虛者宜參,人參非即氣也,陰虛者宜地,熟地非即陰也,中藥的藥性怎樣轉化和發揮為治療功效?針灸的循經感傳、得氣、氣至病所等,在人身上的具體機制和過程是什麼?一些大病、難病按中醫原理通過中藥、針灸、練功等調理,可以好轉甚至痊癒,其機制和原理是什麼?等等,這些起碼和基本的機制和規律問題都還無從解釋,甚至難以進行研究。

  總之,中醫那些〝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一個也沒能解決。四川大學一位物理學教授總結稱:〝從根本上看,與其說中醫落後于現代科學的發展,不如說現代科學落後于中醫的實踐。〞
 

  究竟是中醫落後于現代科學,還是現代科學落後于中醫?


  事實給出的答案有兩條:第一,就發展水準而言,中醫落後于現代科學。第二,就研究視野而言,中醫超出現代科學。


  過去人們著重注意了中醫的發展水準落後于現代科學,而中醫現代化的實踐卻揭示出,中醫的研究視野超出了現代科學,即中醫所認識和掌握的人的健康與疾病的現象和規律,大部或主要的內容都超出了現代科學的研究範圍和能力。


  這是中醫向現代科學提出的一個難題。其難在於,中醫的研究視野超出了現代科學,故其基本的理論和實踐現代科學解釋不了。


  第一,中醫研究的中心是〝人〞,而現代科學正缺少〝人〞的研究。所謂現代科學,嚴格講是指1900年後新建立的學科,在一般意義上可指發展到這個世紀之交的科學,無論從哪個意義上講,到這個世紀之交都還沒有進步到對〝人〞進行專門研究。特別是西方,長期聽眾〝上帝造人〞,雖然醫學從16世紀開始進行〝人體的構造〞、〝人是機器〞等人體研究,但自然科學直到1838年細胞學說建立,才誕生了生物學,直到1859年達爾文的進化論,才把對人的認識從上帝手上轉到科學研究中。此後雖然有了分子生物學、心理學、腦科學等,都與人有關,但研究的都不是〝人〞,沒有發展出關於人的專門研究。直到1980年錢學森宣導建立人體科學,才把人作為開放複雜巨系統,開始了關於人的專門研究,但進展困難而滯緩。與此不同,中醫不受〝上帝造人〞之擾,從幾千年前開始就直面現實的〝人〞,臨床病人有什麼就研究什麼,不加任何選擇和取捨地接觸、認識了人的健康與疾病的各個方面和層次。這種研究和認識雖然不夠精細,但卻是全面和系統地關於人的,其中大量或主要的屬於人這一開放複雜巨系統的深層複雜機制和規律。這樣,中醫關於人的研究視野遠遠地超出現代科學,因而其理論和實踐現代科學研究和解釋不了。


  第二,中醫研究的是複雜性而現代科學遵循著反複雜的還原論。現代科學的研究模式是16世紀以來形成的還原論,所研究的內容,無論是生命還是非生命,都是可還原的,那些不可還原和反還原的複雜現象被排斥在外。直到20世紀中葉以來的系統科學和複雜性科學,才開始研究複雜現象,但尚未成為主導模式。複雜的本質特性是〝超還原〞,而中醫所研究和認識的那些現象和規律,恰恰主要是複雜的,不可還原和反還原,用現代科學的還原模式當然研究不了,解釋不了。


  中醫的理論和實踐現代科學解釋不了這一難題,是中醫提給現代科學的,暴露出現代科學在科學視野和研究模式上的局限。破解這一難題的方向,第一要突破科學的現有視野的局限,發展對〝人〞的專門研究。第二要超越還原論,發展非還原的複雜性研究。


  實際上,這種突破和轉變正在開始。1996年,美國的約翰‧霍根出版了《科學的終結》,論證從16世紀開始發展至今的科學研究已經走到極限,斷言:〝科學(尤其是純科學)已經終結,偉大而又激動人心的科學發現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將來的研究已不會產生多少重大的、或革命性的新發現了,而只有漸增的收益遞減。〞〝五彩的燈光已經熄去,晚會已曲終人散,回家去吧!〞但更多的科學家不同意這種判斷,認為霍根錯把轉折當成了終結,終結的不是科學,而是還原論,是還原研究在〝曲終人散〞。歷史的邏輯是終結還原研究轉向非還原研究,去揭開世界的複雜性面紗,21世紀是複雜性科學的世紀。


  從新興的複雜性科學來看,現代科學解釋不了的那些中醫理論和實踐,反映的正是人的健康與疾病的複雜性,21世紀的科學正在轉向這個方向。因此,從中醫這些理論和實踐進行研究和突破,不僅會引起醫學的重大變革,而且會推動整個科學的新突破。正如錢學森當年所預言:〝中醫的理論和實踐,我們真正理解了、總結了以後,要改造現在的科學技術,要引起科學革命。〞


3.中醫走向西方世界無軌可接


  從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帶動的〝針麻熱〞,中醫開始了走向現代世界的征程,先後出現了世界性的〝針灸熱〞、〝中藥熱〞、〝中醫熱〞,短短40年時間,就傳至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3年成立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至2012年團體會員已發展到61個國家和地區的228個學術組織。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使用中草藥治病的已達40億人。


  中醫走向現代世界,是一種保持著5000年傳統的中國古老學術,向西方醫學一統天下的各國傳播。學術界和決策者們曾提出〝接軌〞戰略,即按西方的規範向西方傳播和推廣。為此,努力地去適應西方的法規,衝破法律壁壘;努力地去適應西方的技術規範,衝破技術壁壘。這種努力取得了一定進展,開始進入西方的醫藥市場,開展了中醫醫療和中醫教育,並開始制定和推廣針灸等中醫規範。但是,要從根本上立足和發展,要讓西方社會真正地理解和接受中醫,卻遇到極大困難。


  〝接軌〞的困難在於,接軌就必須納入西方規範,這在藥物品質、療效評價、法律認可等技術和管理層面有可接之軌,但中醫的基本原理,即基本理論、醫學模式、學術思想相統一形成的體系,卻無軌可接。要中醫的基本原理與西方接軌,就必須徹底改造,全面系統地西化,這樣一來,接軌的就不再是中醫,而是被異化和西化了的〝非中醫〞。因此,中醫的基本原理與西方沒有現成的可接之軌,要真正走向西方世界,只能另行〝鋪軌〞。專家們總結提出:〝中、西醫系兩個不同的學術體系,二者的基本原理不同軌,既不能互相通約,也不能互相取代。因此在中國以外其他的國家裏,沒有中醫可接之軌。〞


  中醫走向西方世界之無軌可接,是中西醫不可通約的世界版。它從更廣的領域和更深的層次暴露出,與中醫不可通約的,不僅是西方的醫學,更深的是西方思想文化。中醫藥治療的自然、無傷害、價格低廉受西方歡迎,但中醫的基本原理與西方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差異太大甚至相悖,難被西方理解和接受。其核心是世界觀上中醫的元氣論與西方的原子論相悖,方法論上中醫的系統論與西方的還原論相悖。


  中醫走向西方世界無軌可接的難題,不僅是提給醫學的,更重要的是提給西方文化和人類文明的。它證實,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是兩種不同的文化體系,對世界和人的理解,從而對健康與疾病的理解,非常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由中國文化所孕育的中醫學的基本原理,從西方文化難以理解和接受。因此,要理解和接受中醫學,就必須首先理解和接受中國文化,沒有中國文化的世界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中醫世界化,中醫走向西方世界之軌,需要中國文化來鋪就。這個難題的破解之路,是中華文明的復興和世界化,及由此推動的新千年人類新文明的興起,中醫作為中華文明的驕子,與整個中華文明一起復興,一起融入到新千年的人類新文明中,被全人類所理解和接受,做出對全人類的貢獻。


  總起來說,中醫跨世紀提出的這三大難題,所包含的矛盾早已存在上千年,只是到這個世紀之交才集中地暴露出來。它使我們看清了百多年來中醫發展遇到種種困難的內在本質,看清了中醫沉于河底的黃金真理,看清了中醫面臨的巨大發展課題,看清了中醫未來突破的根本方向。這些難題是提給醫學、提給科學、提給人類文化的,更是提給中醫的,提給21世紀的。由此切入,從突破西醫、突破現代科學、突破西方文化進行創新,可實現對人的健康與疾病研究的根本性突破,可實現中醫從21世紀開始的真正意義的現代發展,將引起一場需要幾個世紀才能展開和實現的醫學革命。

 


[參考文獻]
①毛澤東.同音樂工作者的談話[J].光明日報,1979-09-09.
②錢學森,等.創建人體科學[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73.
③錢學森,等.論人體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277.
④吳邦惠.中醫應得到現代科學的有效支持[J].光明日報,1987-02-17.
⑤約翰•霍根.科學的終結[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1997:9;4.
⑥錢學森,等.創建人體科學[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68.
⑦崔月犁.中醫沉思錄(一)[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7:331.
【 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9(6):491-494. 】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