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靈芝是白米飯缺失的補救

 

台灣 林佳谷教授

 

  華夏民族的主食,稻米,又稱大米,有別於神農氏以前就已普遍存在的小米,又稱粟(millet)。雖然稻米的栽種較費時費力,但因產量大,可提供大量人口的主食。自從黃帝以來,在倉頡造字中,「米」及其衍生字,已提示了我們許多米食與健康的玄機。台南‧洪博銘先生畢生致力於正確食用糙米的方法中指出:「米胚芽隱藏了生命的大秘密,米胚芽的利用率愈高,壽命就愈長。」我們不但在碾米精製過程中遺失了許多重要米糠與胚芽的成分,更在不懂要少火快速的炊煮,以避免再度破壞胚芽中的維生與抗病成分,否則所剩者僅是易使人發胖的碳水化合物。這種現象在倉頡造字時代已有認知,乃藉文字告誡世人,茲舉例說明如下:

 

米:

 

米字代表八方位,有八卦全方位足具之象。想當年大英帝國的米字旗、日本人對U.S.A.所稱之「米國」,都有非常繁昌的意義。民間信仰與道教祛邪的儀式中有甩「鹽米」的作法,即取米有八卦之意涵。去粗糠之米稱為糙米,又稱全米,前端佔體積的1/50(或1/100重量)的胚芽,是提供人體免疫力與治病力的精華所在,其餘49/50白米部分都是碳水化合物。若在碾米過程,隨著機械動力加大,及更精緻的要求,再加上炊煮時間過長的破壞,我們所吃的飯祇是果腹充飢,而失去養生祛病的意義。黃帝時代開始弄糟了吃米飯的方法,以陶鍋煮飯代替神農時代的土窯竹葉飯,於是我們開始「病」了,也跟著帶來「醫」與「藥」的需求。養生三寶「精、氣、神」中之「精」,是指以青米練精,「氣」字中也有個米字。

 

糠:

 

糠字顯然是米中會帶給健康的部份(養分約35%),印尼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碾米機代替手樁米後,沙勞越(Sarawak)地方腳氣病嚴重發生(缺乏vit B1)。如今我們卻將米糠以糟糠式地遺棄,頂多是用來養牲畜、抽取米糠油、或作堆肥。在1969年與1979年分別發生在日本與台灣的米糠油多氯聯苯(PCBs)事件(日本稱之為油症事件)後,此種有價值的米糠油更乏人問津。 粕: 粕是殘渣,「粕」字由米與白組合而成,顯然先人已暗示吃白米飯祇是吃到糟粕。

 

炊: 炊煮過程一定要少火,或欠火,即「炊」字的由來。

 

飯: 從以上的推演,煮米成熟飯的整個過程,我們犯了很多技術錯誤,背道而行,所「食」「反」其道,這是「飯」字的由來。

 

  今日靈芝的培育,是藉太空包做基質,提供靈芝生長的基體與養分。太空包除相思樹木屑、碳酸鈣外,更有25%的米糠混合而成,再以無菌法將靈芝孢子種於其上。在高溫多濕(24~30℃, 90%)高度淨化、高負離子的好空氣環境下孕育成長,約90天採收,一太空包可以有三次收成。

 

  有云:食米飯者無一能倖免於死,有別於餐風飲露經皮膚呼吸的仙人。生物的生命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生、百年生,……甚至更長者,據云:神農小米時代人壽320歲,黃帝以陶鍋煮飯,人壽160歲,今日碾米機時代,祇剩80歲。若因無知而暴殄天物,包括栽種、收割、冬藏、米粒之加工、炊煮道具、火候與時間掌控的不當等,易使養份流失而縮減人壽,真是冤枉,也會是上天的哀怨,賜給眾生的仙糧,竟成了糟粕。今日我們以米糠來培育靈芝,在錯誤中撿拾回被遺棄的米粒精華,也算是對上天的贖罪,說明靈芝是上品仙糧的原由吧!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