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醫健康評估的理論、技術與發展
Theor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Assessment

賴正國 所長

Chairman Jeng-Kwo Lai

國際學士院亞太健康醫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Asia Health and Medicine Scienc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中醫診斷的定位應以健康評估為重點

 

  由西醫主導的現代醫學,二百年來普遍運用現代科技的方法讓患者能夠得知自己身體內部的影像或數據,近年來更導入服務業的經營模式,重視患者的感受並注重患者的尊嚴,讓民眾習慣運用數據與醫者對談,這是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提高患者的對痊癒的信心以及對醫者的信任感,必然有助於治療的成效。相較之下,傳統醫學採用的主觀判斷方法卻讓患者逐漸失去信心,自說自話的診斷方法勢必遭到時代的淘汰。然而,即使受到現代科技與潮流的嚴重衝擊,中醫仍是受到患者信任的第二選擇,除了效果顯著、副作用低等因素之外,中醫不可否認的是一套照顧了全球最大的民族達五千年之久的一套經驗法則,因此雖然受到現代科學的威脅,仍能存續至今。

 

  西醫對於外科手術、急救、以及公共衛生(包含細菌與病毒)等領域擁有不可抹滅的貢獻,但對於疾病的預防、慢性疾病的治療、增強體質、提昇自癒能力等方面的成效卻遠遠不如中醫。究其原因,主要是西方醫學以解剖學為理論的核心,認為人體的疾病來自於人體物質層面的損傷或微生物的侵襲;然而,解剖學以沒有生命的物質為研究的核心,無法看到生命的本質,若單純以物質來看,一個人在失去生命的前後,物質方面並沒有什麼差異。而中醫則認為生命應該重視的是無形的生命能量,因此所有的診斷與治療方法都是以能量為核心,並藉由大自然賦予人類的能量來協助患者提昇自癒能力,進而改善健康。簡單的說,中醫重視健康,西醫重視疾病;中醫重視生命,西醫重視物質。這兩者並非孰優孰劣的問題,而是應該正確的評估患者屬於疾病過程中的病機類型,包含病因、病位、病性、病勢等診斷範疇,採用正確的醫療方式,達到減少疾病、療癒康復的目標。因此,中醫的診斷必須找到合適的定位,即應以健康評估為核心,並採用科技的手段取得數據與圖表,並以實證醫學的態度進行臨床統計與學術研究,藉以逐漸得到患者的信任,既可避免遭到時代的淘汰,更可進一步將這套標準化的健康評估方法推展到全世界。

 

中醫科學化所遭遇到的問題

 

  傳統中醫的健康評估方法為望、聞、問、切等四種主要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是採用主觀的判斷,沒有任何依據可以證實這個判斷的正確與否。近代有許多科學家致力於將這些方法科學化,以望診而言,包括虹膜、顏面視診、舌診儀、耳穴反應儀、量子分析儀等;聞診則有電子鼻、音頻分析等設備;問診則以體質分析問卷等軟體進行分析;而切診則有很多單位進行脈診儀的研究。然而,這些診斷的方法在科學化、儀器化之後,科學家們發現理想與現實有一段不小的差距,由於檢測的主客觀變數太多,穩定度也嚴重不足,經過了多年的研究之後發現可供參考的價值相當有限,最終還是需要人工主觀的判斷,因此上述的所有設備最終都沒有成為正式的醫療檢驗設備,醫界的使用率近乎於零,研究報告與論文也並非正統學界公認的結論。而經絡檢測設備囊括了四診的精華,主客觀的變數最少,因此是中醫與自然醫學界最有發展性、最能國際化的儀器。經絡檢測設備與西醫的取得患者信任的方法(運用現代科技的方法得知體內狀態的數據)類似,將來應有機會列為四診之首,以實際檢測的生理數據與患者進行對談,讓患者更容易接受醫者的診斷結果以及治療方案。

 

經絡檢測技術的危機與突破

 

  經絡檢測技術早在1950年代普遍運用於全球的醫界與學界,此技術歷經了近七十年的時光,頗受醫、學界的認同。然而,這段時間是科技高速成長的黃金時期,科學技術的發展可說是日新月異、突飛猛進,而經絡檢測技術卻沒有絲毫的成長;長期以來,由於技術的停滯、穩定度屢遭質疑、劣質商品的橫行、市場秩序的混亂、業者的專業知識不足以及誇大的商業術語,讓經絡檢測設備一度瀕臨淘汰的邊緣。直到2011年,台灣的上醫健康事業推出以電磁感應技術為核心的PHCS『經絡道』,才使得中醫健康評估的科學化有了發展的重要契機。

 

  傳統經絡檢測技術普遍採用皮膚電阻的檢測方法,這種方法需要輸入一股電流到人體特定的穴道中,並與手上的另一端電極形成迴路,藉此判斷經絡的電流導通程度、繼而計算出皮膚電阻值,電阻越高則代表經絡運行的過程中受到較多的阻礙,反之則經絡越通暢。這種方法受到早期科學技術的侷限,屬於草創時期的權宜方法,由於每次檢測都需要輸入電流到人體穴道中,穴道受到刺激後會產生應激反應,因而改變了經絡的原始狀態,所以連續檢測中會得到相當不穩定的數據,無法通過醫學檢驗設備最基本的穩定性要求;再加上握棒電極、生理食鹽水、棉球等變數,導致檢測的結果令人質疑。電磁感應技術則可摒除上述的所有問題,而達到穩定度與靈敏度的最佳平衡,因此普一推出即受到醫界、學界的普遍認同與採用。

 

  電磁感應技術是採用感應人體電磁場的強度的方法,沒有任何電壓、電流、紅外線等能量輸入到人體中,也不需要握棒、棉花與生理食鹽水,直接在人體外感應人體電磁場的強度,因此對人體沒有任何的影響。從1990年代起就有許多篇關於運用人體電磁場來檢測經絡的論文,雖然普遍受到專家們認為是最佳的檢測方案,但由於技術門檻與製造成本太高,因此遲至2011年才走出實驗室成為可量產的商品。

 

經絡是人體電磁場最佳的傳遞路徑

 

  每個人從母體中孕育生命的初期,就已經擁有一個獨立的生物電磁場。人體最基本的組成單位為細胞,由受精卵細胞開始不斷的分裂,逐漸演變成不同類型與用途的細胞。從高等物理學的研究得知,每個細胞都是由許多原子所組成,因此擁有一定數量的電子,這些電子會依據各別細胞的電磁場頻率之不同而自行分類出各自不同的運作路徑,這條路徑即為中醫所說的經絡,經絡中含有豐富的導電物質與人體組織液;大量的電子循著經絡的路徑流動而形成電子流,帶領著細胞進行歸納、組織而成為各自不同的器官,逐步組成一個完整的人體;電子流運行時,會引起一個與經絡運行方向平行的「電流」、和一個與經絡運行方向垂直的「磁場」運行在這條經絡的周邊,二者合稱為「電磁場」,電子流的數量越多則電磁場越強,以電磁感應技術所檢測的數據就越高。

 

電磁感應技術在經絡檢測中的實用價值

 

  人體擁有密布全身的大小經絡系統來傳導電流,造成了強而有力的生物電磁場,這種生物電磁場可說是生命的基本能量,被稱之為生命力,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氣」,以電磁感應技術所探測到的是電磁場的強度,單位為μW,將來的醫學研究者都應根據該生物電磁場的情況來判斷一個人的能量循環是否受到阻礙,一個人如果精力充沛,身體健康,他發出的電磁強度較強且平均,如果電磁強度較弱或不平衡,就是身體有堵塞的信號。而依據共振的原理,同一運作頻率的細胞、器官與運行路徑,會產生相互的影響,因此臟腑的問題可以透過經絡來顯現,並可透過經絡來進行治療。

 

  關於人體電磁場的科學研究相當廣泛,最著名的是在1939年,由前蘇聯科學家克里安夫婦(Semyon Davidovich Kirlian),他們在實驗中將人體置於一個由交流電儀器所產生的高電壓(15,000到100,000伏特)與高頻率的電場中,發現人體周圍會發出白色的光環,稱之為「電暈放電」現象。這光環的分布並非完全均勻,某些部位發出的光芒比其他部位來得強烈,這些發出強光的部位與經絡理論中的循行路徑相當接近,因此這項發現在全球的物理學研究中受到相當的重視。通常一個健康、熱情、心情愉悅的人,會擁有較大的電磁場範圍。

 

  生物電磁場從身體向外放射約3~5公分(1.5到2英寸)左右,人類受到肉體感官的限制,在正常環境與條件下大部分人沒辦法看得到電磁場,古書中則記載有少部分名醫能夠感覺到或是看到人體的電磁場。如扁鵲見到齊桓侯的時候並沒有聞與問,也沒有幫他把脈,而是看一眼就知道其疾病的位置與深淺。另外,華佗也是一望而知曹操腦內有病,願為其開顱治療。在當時的年代並無x光、超音波、CT斷層掃描與MRI核磁共振等技術,而扁鵲、華佗卻在一望之下就能明確的診斷,或許可以解釋為具備以肉眼或感官來觀察人體電磁場的特殊能力。

 

經絡道檢測設備的價值

 

  經絡道檢測設備的面市,讓一般人不需要具備特殊能力、也不需要暴露在危險的高頻高壓環境中拍攝氣場照片,就能夠輕易的探測人體電磁場的強弱訊號,並以數據化、圖表化的方式呈現在螢幕中,檢測結果融合傳統中醫學的理論基礎,發展出一套具有預警性質的健康評估方法,並以簡單的操作、容易學習的介面、極高的穩定度與靈敏度,讓醫學研究者得以快速學習並累積臨床資料庫,可以幫助現代醫學突破既有的瓶頸,讓『健康促進』的概念逐漸取代『疾病治療』,減少患者病痛、降低家庭與國家的負擔,這樣的醫學才是值得期待、值得鼓勵與推廣的健康醫學。

 

參考資料一:書籍

  1. 吳清忠,《人體使用手冊3》,布克文化,2013年11月。

  2. 賴正國,《經絡檢測指導書》,上醫健康事業,2013年12月。

  3. 宋明燁、賴正國,《經絡道-醫生不說的秘密》,上醫健康事業,2010年5月。

  4. 張長琳,《人體的彩虹:見證科學底下的經絡奧祕》,橡實文化,2010年5月。

  5. 王唯工,《氣的樂章》,大塊文化,2009年1月。

 

參考資料二:學術論文

  1. 賴正國,《人體氣機循環模型》,第五屆世界自然醫學大會(馬來西亞),2011年7月29日。

  2. 邱柏懷、康佳燕,《經絡檢測在整體醫學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五屆世界自然醫學大會(馬來西亞),2011年7月30日。

  3. 楊乃彥、賴正國,《以經絡與營養守護健康》,第一屆國際生物能學術高峰會 (台北), 2011年3月。   

  4. 楊乃彥、賴正國,《常調經絡,和諧圓融》,第六屆國際生物能信息醫學研討大會(台北),2011年1月。

  5. 賴正國、楊乃彥,《瞑眩反應的實證與臨床研究》,首屆中醫藥健康論壇(北京),2010年12月。

  6. 宋世源、陳炳成、康佳燕,《中醫「藥性歸經」理論之現代化解釋》,第四屆世界自然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南京),2010年10月。

  7. 賴正國,《皮膚電性測試的穩定度研究》,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經絡臨床研究中心,2010年5月。

  8. 賴正國,《以PHCS發展遠距居家健康促進系統》,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2010年3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