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順治與逆治之異同

 

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 健康促進教研中心 主任
自然醫學文摘雜誌社創辦人∕ 社長
何永慶

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宣稱二十一世紀,人類必將發展四個醫學,即對抗療法、順勢療法、自然療法、傳統療法。而於2001年,在北京舉辦的《2001年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大會》上,由台灣 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 創會會長 陳紬藝中醫師發表了《世界四大醫學療法分析表解》(如圖表),高瞻遠矚地把『中醫』與『自然醫學』結合在一起,並形象生動、言簡意賅地將中醫、西方自然療法、順勢、同類療法,歸類為〝順治〞,把對抗療法(西醫)歸類為〝逆治 〞。

四個醫學.jpg

順治與逆治在療法上有何不同?

1.逆治:

  主流醫學「視病為敵,除之而後快」,以消除症狀為主要治療目的。一般而言,只要談到病,相信現代人頭腦裏很快就會浮現出:感冒、發燒、肝炎、腎炎、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痛風、腦中風甚至癌症等等。從這些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主流醫學的病名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它們有共同特點,就是依其病理現象、細菌、病毒形態的區分、及其器官的生理位置而命名。

 

  有了明確的病名,相信一般人都會想到「對症下藥」,如感冒者,投以阿斯匹林(Aspirin);高血壓者,馬上使用降壓劑(Hypotensive Agents),癌症更以手術、化療、放療侍侯,這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症狀治療,雖然立竿見影,或許,有「急者治其標」的必要性。但是,這種視病如敵「下工治已或末病」,除之而後快的「治標不治本」的非自然的理、法、方、藥,就是以「逆」治其果,不但是「病已成而後藥之,譬如渴而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黃帝內經》,更留下了藥源病或醫源病而難以善後,往往令醫學界頭痛不已,使社會大眾深感無奈與遺憾。否則,為何美國哈弗大學(Harvard)醫學院院長狄恩、鮑威爾教授∕醫師(Dr Sydney Burwell)會說:“我們將傳授於你的知識中,有一半是錯誤的。不幸的是,我們並不知道是哪一半。”

 

2.順治:

  中醫、自然醫學「視病如親,視病如師」是斷除病緣,清除病因、化解病機,使疾病的基本條件(因數)減少或消失,為正氣(自然療能)提供有利條件,進而助與生俱來的“自然療能”以一臂之力,如釜底抽薪,則疾病不治而愈。

  而在用藥方面,順治療法採用純自然來源的材料,並分為(1)上品:無毒,久服而不傷人,養生、扶助治療、可含蓋整個生命過程,如靈芝、食物酵素、益菌、茯苓、黑木耳等;(2)中品:無毒或小毒,養命以應人,斟酌其宜;(3)下品:有毒或多毒,主治病以應地,不可久服。

順治.jpg

對任何疾病的防治,最好的方式是在健康期或亞健康期的階段,就要預防。而只有順治療法中的上品可以應用于生命的全過程,才可以用於疾病的預防;而下品藥和逆治療法中的西藥不能用於生命的全過程,當進入疾病期或病危期時,有時需要標本皆治。由此可見,順治的用藥不僅涵蓋了從預防到治療中生命的全過程,同時,中、西藥物可作適當的互補,取長補短,協同發揮作用,使效果達到更佳。這種互補同樣須嚴格遵守以毒治病,點到就好。也就是中醫所強調的“大毒治病,十去其六”(黃帝內經)。切忌用毒到底,而不知“扶正以利祛邪、邪去而正自安”。

應用自然醫學的條件

自然醫學的任何理、法、方、藥、食都應該符合「適應原」的要件,方能不求有功先求無過;再求有效,更求無傷。與醫界先賢“治病不傷身”的訓示相契合。

適應原其條件有三:

  1. 無毒、無副作用。

  2. 廣效性,其作用不限於特定的臟器、器官。

  3. 具使身體各機能正常化作用,能調整激發全身,使全身正常化而達到體內動態平衡或自癒力。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