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生生世世量子糾纏
謝天渝 博士
許心華 博士

共著

  科學家愛因斯坦在深入研究〈大藏經〉及〈易經〉以後,寫信給他女兒:將來如果有一門學科能替代科學,那一門學科必定是佛學。

頂尖科學家對佛法的研究後的其論述顛覆一般人對傳統佛學的認知。

 

  佛學是宇宙運轉科學,是釋迦牟尼佛在兩千多年前來到人間,示現從誕生、成長、修行到成佛的整個過程。佛陀很清楚的告訴人類,如果每個人能正確的認知和修行是可以成為完全無缺的「人」,也就是成佛。

 

  佛法其實是釋迦牟尼佛解釋整個宇宙,包含各種維度空間的結構成分和有情生命的由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所以佛法的確是宇宙運轉之法和未來學。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 釋迦牟尼佛於「楞伽經」中已提到所有有情眾生或無情物,大如宇宙、星球、萬物,小如微麈、細胞、細菌、病毒,皆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成。而地、水、火、風四大之極微稱為「鄰虛麈」皆是圓形。接著又說,為什麼諸圓形聚集而成四大元素?進而成為團、塊、水、暖,而在衆生有情身中則凝聚為髮、毛、齒、爪、筋、脈、血管等等。這說明地、水、火、風四大元素與「真如」之間有密不可分之關係,即所謂能持與所持也。  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鄰虛麈」就是一種有實體但又非實體,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又像是物質和能量混在一起的東西,而這就是「量子」的概念。但並非「鄰虛麈」單獨就能形成萬物, 釋迦牟尼佛説還要有「真如」才行。「真如」才是主角,而「真如」就是愛因斯坦研究「大藏經」後想知道的答案!

  一般人總認為具備「眼、耳、鼻、舌、身、意」能看見、聼見、嗅到、嚐到、觸到、並且能暸解到的擁有這六種意識就是「自我」,但這六種「識」卻只是工具。比如說,如果眼睛要能接收到外界的光波、耳要能接收到聲波、鼻要能接收到氣味、舌頭要能接收到味道、皮膚要能感覺到各種刺激的話,就必須將外界的色、聲、香、味、觸之電訊波動轉變成適合自己能接收到的信息模式,才能產生真正的認知。這有點類似每個人就是一電視台在製作電視節目。必須先收錄許多影像、聲音......等等,經過自己編輯、製片、播放,然後再看自己製作的電視節目。而這些電視節目就是自己每天接觸的外界。嚴格講,我們並沒有真正直接接收到或摸到外面的境界。比如所謂看到,大家的眼球充其量不會比乒乓球大,看到的任何人、物、景觀....等等,每樣東西幾乎都大過眼球。如果所看到的都是實體物質,兩個眼球怎麼裝得下?就算用整個身體去裝,也塞不了!因為眼睛只是接受外來的感光器官,外界的光、色、形等視覺情報,由視網膜的視細胞如感光的桿狀細胞、錐狀細胞....將電訊信號送到腦部的視覺中樞,經過整合後才能產生視覺!所以人並非直接看到外界的影像,只是「感覺」到經過視網膜轉換成個人能接收並且在大腦皮質的視覺中樞形成的影像才有「看到」的感覺,所以是間接「看到」外界。同理,聼覺、嗅覺、味覺、觸覺都是一些特殊的神經細胞將聲音、氣味、味道、冷、熱、痛、硬、軟等訊息情報轉到大腦相關部位變成各種感覺。因此所謂看到、聼到、摸到....都只是些波動頻率吧了!故一切因緣生滅的法皆屬暫有不實幻化如水中月!所有認知皆是存在腦細胞中的影像,所以人從來不曾真正直接觸到外面的世界!換句話說人是活在一個真假混合的世界中。

  在早期混沌狀態只有第八識,而第八識中含有各種法,法中也含有無明。所謂無明就是不知宇宙萬物的真實相,而產生了各種煩惱。有些煩惱在日常生活中就會表現出來,有的則潛伏在深層意識中,遇到因緣具足才出現,而煩惱的根本原因就是貪、瞋、癡!因貪而產生分別和比較,想要又要不到就生氣、恨,進而作出更愚癡的行為,如妄語、殺、盜、搶、戰爭、侵略....等等。

  佛法説有「無始無明」和「無始貪瞋癡」,在無始混沌時就已經有第八識和「無明」、「貪瞋癡」等同時存在!因(一)無明煩惱而(二)造作各種業,結果隨(三)業識投胎而有(四)胎形但六根未具,然後漸漸的(五)胎兒長成眼耳鼻舌身等六根的人形,(六)成熟具足時就出生接觸外面世界,(七)在花花綠綠世間生活,受苦受樂(八)而對境界生欲愛或(九)追求造作,(十)又變成新的業因,(十一)只好再次去投胎,(十二)又漸漸老死。這就是(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十二因緣法的無量循環。

  釋迦牟尼佛來到人間初期弘法時,當時在印度的修行者皆以能脫離三界不要再回到人間輪迴為最主要目的。所以修的是聲聞法或緣覺法,目的是成為阿羅漢,不想再回到人世間,只知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識,而不知還有第七識(末那識)和第八識(阿頼耶識)。所以  釋迦牟尼佛先教導他們還有第七識和第八識。而修行目的不只是要脫離三界,還需將潛伏在第識中的無量惡業去除,成就菩薩道。

  十二因緣法簡單扼要的說明了一切有情生命從出生到死亡,又再次無量重複輪迴的過程和原因。所有 的「起初」皆起於「無明」;即因不知真實相,不知相無自性,不知世間一切相皆虛妄不實,也不知所有相皆由於衆生虛妄分別而建立!

  量子力學的創造者普朗克説「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種東西,所有物質都是源於一股令原子運動和維持緊密一體的力量。這個力量的背後就是意識,它是一切物質的基礎。」量子力學也説明了「時間不連續」及「空間不連續」,「空間不連續」代表空間不是平滑無縫,而是由一顆顆的粒子緊密組成的,如同電腦螢幕的像素,所以我們看到的世界只是一種投影並非是連續無縫的實體。「時間不連續」表示空間是間隔及不斷地被產生,就像播放電影相片一樣。所以我們看到的世界只是一張張瞬間產生又消失的連續播放影像。量子力學的「時空不連續」說明這物質世界只是一種摸擬影像,一切都是虛幻!物理學家認為「意識存在於能量世界,影像生活在物質世界。」這兩個世界透過蟲洞以超光速一萬倍的量子糾纏同歩連結。因為意識存在於黑洞二維信息碼的能量世界,而物質世界是能量世界的投影,所以宇宙的真相是「意識創造宇宙」。愛因斯坦甚至認為,物質、時間、空間都是人類的幻覺而已。愛丁頓爵士在介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時說:「我們總認為物質是東西,但現在它不是東西了,它更像是一種念頭!」普朗克、愛因斯坦、愛丁頓,這三位頂尖的物理學大師都不約而同 地認為「意識、意念創造了一切的物質」。先鋒物理學家詹姆士.金斯説:「宇宙的存在,目前看起來更像是巨大的思想,而非巨大的機械。對物質領域來說,心靈才是物質領域的創造者及領導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物理學家與天文學教授查德.康恩.亨利則説:「宇宙不是物質的,而是心智與心靈的。」在這些大師們的眼中,一切都是意識、意念、心智、信息。如果從量子觀點來看,物質、形相其實還是能量、頻率!但「意識」是什麼呢?只是一般人認為的見、聞、覺、知、受、想、行、識嗎?為什麼「意識」會創造宇宙呢?這些物理大師們所認知的「意識」只是單純的見聞覺知受想行識嗎?他們可能體會到除了六識生理作用以外還有更多的功能,更多的法,只是不知如何稱呼! 釋迦牟尼佛則説,這一切都是第八識如來藏藉著「鄰虛麈」(量子)而形成了宇宙萬物和有情眾生。因「鄰虛塵」或量子是物質和能量混合體,是如真似幻,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所以 釋迦牟尼佛才宣示説:「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意思是不要執著這些瞬間消失的不實事物,它們只如夢幻。要把握得來不易的人身,趕快修行,去除貪瞋癡勤修戒定慧,懷著慈悲喜捨忍辱心,多積些福德資糧。告訴更多的衆生,除了六識還有第七識和第八識,多作善事多積福德!仍然是那句老話「勤修戒定慧,戒除貪瞋癡,早日成佛道!

  你在無量劫時,不知什麼原因(無明),引起貪瞋癡(行)造就了肉身、五蘊。到處漂泊漫遊,重複了十二因緣法中的每一歩驟。輪迴無量世後,來到今天這時空,還要繼續嗎?不累嗎?既然已知六、七、八識,就好好把握!多播些慈悲、愛心種子,拔除貪、瞋、癡雜草!成就綠油油一片的美好八識田,並帶領更多眾生回到「原來」的地方!

謝天渝 教授

  • 齒學博士、自然醫學博士、

  • 中醫學博士、國際牙醫學院院士

  • 高大美牙醫診所院長

  •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前院長/教授

  • 台北醫學大學教授

  • 中華牙醫學會理事長

  • 植牙專科醫師

  • 口腔外科專科醫師

  • 中華針灸專科醫師

  • 全球卓越口腔健康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 美國國際自然醫學醫師總會中華分會會長

  • WONMP世界自然醫學專科醫師

  • 世界名醫錄

  • 中華名人錄

許心華 教授

  • 心理學、中醫學、自然醫學博士(PH.D.)

  • IPMO國際中醫師

  • WONMP世界自然醫學專科醫師

  • 中國康復科醫師(官方檢定合格)

  • 快樂電台“名醫到我家”節目主持人

  • 教育部社會教育有功人士獎(1993)

  • SMOKH無國界醫療慈善大使(2008)

  • IPMO德華國際專業證照培訓中心院長/教授

  • 美國西南德保羅大學德華東方&自然醫學研究院院長/教授

  • SWDPU美國西南德保羅大學德華國際教育中心院長/教授

  • WFCMS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藥膳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 AANM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花精研究中心主任

  • TNO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花精教研中心主任

  • APACPH亞太公共衛生學術聯盟國際醫療特殊貢獻獎(2009)

  • IPMO世界傑出華人心理學家傑百林名人獎(2016)

  • 中醫智能體感儀 獨家專屬花精與人體氣場軟件(2017)

  • IPMO世界傑出東方醫學 自然醫學教育家終身成就獎(2019)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基金會理事副主席(2022)

從宇宙運轉科學談量子糾纏

 

佛法是宇宙運轉之法

佛學是宇宙運轉科學

佛教是了脫生死宗教

bottom of page